關於計畫

同理(Empathy)是一種人格特質,可以替代性的感覺到他人的感受、想法、經驗,因此同理心能夠幫助醫者與病患建立信任關係,進而使醫者了解病人的遭遇並對症下藥。然而,同理卻是脆弱的開始,由於同理必須藉由回想自己過去類似的經驗來找出能夠呼應對方的情緒,再加上經常面臨要忠於法規制度或是同理心的道德困境,因而常會產生「同情疲勞」的心理困境,如無助感、焦慮或恐懼、罪惡感、生氣、麻木或疏離感等,導致人員身心的消耗,並伴隨著嚴重的情緒痛苦及情緒耗竭、生產力及醫療品質下降、離職率提高等。

政府動物保護行政人員,面對無法以語言表達痛苦的動物時,常要付出更多同理心,因此患有更高程度的同情疲勞。然而,動檢員因為身處議題邊陲,平時不太受到大眾關注,且又因人數較少,聲音就更容易被忽視,因此社會也鮮少針對動檢員做深入的研究與觀察。

但在2016年5月初,桃園市動物保護教育園區的獸醫簡稚澄,服用安樂死狗兒的藥自殺,對這個社會投下一顆震撼彈,也暴露了台灣的動保困境。動檢員所面臨的心理上負擔,若不及早察覺並著手解決,隨著時間可能演變成同情疲勞,戕害動檢員的身心靈,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局面。

那要如何紓解同情平勞的困境呢?過去研究指出,除了透過組織甄拔的方式進行人員挑選以外,團體、組織、社會本身 的支持也非常重要,這當中,透過諮商課程介入,可以有效舒緩同情疲勞的困境。

因此,農業委員會遂委託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吳宗憲副教授,與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共同合作,針對動物保護同仁的 「同情疲勞」進行跨年度的心理諮商工作坊以及研究計畫,嗣後為了能夠產生更大的效益,更近一步規劃了本網站- 「同情疲勞」諮商的網站,在本網站當中,關心同情疲勞議題的夥伴,將能夠搜尋到近年來國內外的相關文獻摘要, 以及政府實施諮商計畫的內容以及諮商的評估成果,若同仁自覺有類似的需求,也可以透過網站上的舒緩示範影像, 甚至直接向諮商師申請諮商。

僅以此網頁,紀念為了動物受苦的天使---簡稚澄醫師

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謹致